广东股票配资开户
今年3月份,因为“千禾0”系列产品中检测出镉及“千禾0”酱油不是零添加的话题引发热议。随后,千禾味业(603027)发表声明称,产品中镉来自原料,原料使用符合相关国家标准。“千禾0”系列产品是零添加产品,不存在蹭热点混淆零添加概念。
随后,千禾味业股价开始下跌,最低时跌至9.79元/股。
4月17日,千禾味业发布2024年财报,上市以来首次出现营收和利润双降。
7月23日,千禾味业发布的《2024年年度权益分派实施公告》再次引发市场关注,该公司计划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5元(含税),共计派发现金红利5.13亿元,分红比例达99.94%,几乎是2025年第一季度末12.99亿元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的40%。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吴绍博见习记者毕展豪
“千禾0”陷误导消费者争议
今年3月19日,《消费者报道》向第三方权威检测机构送检了13款宣称“零添加”的酱油。
报告显示,送检的13款标榜“零添加”的酱油中,有12款检出微量镉元素,7款检出总砷。其中,千禾味业旗下“御藏本酿380天酱油”的镉含量为0.011mg/kg。
有消费者称,上述酱油产品上标有“千和0”商标,其命名方式易与“零添加”概念混淆。按千禾味业客服最初的说法,“千禾0”是注册商标,主要用于标识中高端产品线,强化品牌知识产权。但当被追问该商标是否承诺“零添加”标准时,客服未予正面回应。
不过随后,千禾味业官方对此又作出回应称,标有“千禾0”商标的千和0系列产品是零添加产品,上述涉事产品的确未使用味精、色素、防腐剂以及酵母抽提物等食品添加剂。而涉事酱油产品检出的微量“镉”存在于水、土壤、各类农产品中,来源于原料。
值得注意的是,这并非千禾味业首次遭遇产品零添加概念的质疑。2024年7月,有媒体报道称,有不少消费者在社交平台表示,千禾味业旗下产品包装上的“千禾0”并非指代产品零添加,而是该公司的注册商标,消费者认为千禾味业此举存在欺骗消费者、打擦边。
据了解,千禾味业自2007年起便围绕“零添加”概念注册一系列商标。2018年,公司申请“千禾零添加”商标被驳回后,2020年注册“千禾0”商标,通过在瓶身放大“0”字强化视觉暗示。
2023年,公司追加8类商品群组申请,并完成280天、180天和380天三款产品包装的美术作品著作权登记,构筑起一套完整的知识产权护城河。
中国营养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系主任马冠生曾公开表示,当今的食品工业领域很难做到“零添加”,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不可避免要使用各种食品添加剂和添加成分,主打“零添加”,实际上就是伪概念。
上市以来营收、利润首次双降
自2016年上市以来,千禾味业凭借“零添加”“健康”“高品质”的卖点,在竞争激烈的调味品市场脱颖而出。数据显示,其营收从2016年的7.71亿元稳步攀升至2023年的32.07亿元,净利润也从1亿元增长至5.30亿元,并在2023年实现历史最佳业绩。
根据财报数据,2024年,千禾味业实现营收30.73亿元,同比下降4.16%;实现净利润达5.14亿元,同比下降3.07%。这是千禾味业自上市以来首次出现营收下滑的情况。
值得注意的是,营收下滑的情况延续到千禾味业2025年一季度。根据千禾味业发布的今年一季报显示,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31亿元,同比下降7.1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1亿元,同比增长3.67%。
据悉,2024年,千禾味业持续推进高端化战略,推出多款高端产品,如千禾浓香酱油、千禾醇香醋、千禾松茸生抽等。但这些产品市场表现欠佳,2024年酱油吨价同比仅提升1.2%,食醋吨价下滑3.8%,高端产品未能有效拉动整体业绩,且占比不足30%,无法对冲传统品类下滑。
渠道建设上,公司全力强化线上线下(300959)、零售餐饮、国内国外全渠道营销网络。但线下渠道加速网点开拓与下沉后,2024年第二季度营收仍同比下滑2.53%,归母净利润锐减14.16%;线上渠道加强品牌推广与内容电商运营,收入仍同比下降4.89%;特通渠道强化潜在客户开发,业务边界拓展效果也不明显。
千禾味业在年报中表示,当前KA渠道客流量逐渐下滑,向线上和社区门店转移,消费者减少到店频次,就近采购、网上采购、集中采购渐成常态。因此,未来,千禾味业将继续强化电商渠道,通过内容电商、直播带货等方式,提升品牌影响力和销售业绩,同时深化与KA、便利店等渠道的合作,并把握好餐饮复苏的机会,加强与餐饮领域的合作。
盘古智库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江瀚认为,千禾味业业绩下滑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市场竞争的加剧。在“零添加”领域,随着海天味业(603288)等竞争对手纷纷布局同类产品,市场分流严重,千禾味业的市场份额受到一定程度挤压。这种市场竞争的加剧,直接导致了千禾味业2024年营收和净利润的下滑。
分红比例超99%
2025年7月23日晚,千禾味业食品股份有限公司(603027.SH)发布《2024年年度权益分派实施公告》,计划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5元(含税),共计派发现金红利5.13亿元,分红比例达99.94%,几乎是2025年第一季度末12.99亿元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的40%,堪称“清仓式分红”。
据了解,2022年,千禾味业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08元(含税),合计派发现金红利1.04亿元,占归母净利润的30.32%;2023年,千禾味业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3元(含税),合计派发现金红利3.08亿元,分红比例提升至58.12%。
此外,公开数据显示,千禾味业董事长伍超群多次进行减持,仅2020年上半年及同年8月中下旬累计套现金额即超10亿元。其中,2020年1—6月其减持813万股(占总股本1.72%),套现约2.44亿元,减持价格区间为21.76—38.45元/股,同年8月中下旬进一步减持套现大额资金。
在质押融资方面,截至2025年6月,伍超群累计质押股份达1.5958亿股(占其持股比例38.18%),质押期限展期至2026年6月。
值得注意的是,除伍超群外,公司其他高管也存在多次减持行为。
据悉,董事兼财务总监何天奎的减持行为持续多年,2021年2月通过集中竞价减持套现833.24万元;董事李进于2024年6月26日减持11万股,套现约154万元。董秘吕科霖的减持行为亦跨年度存在,2021年2月减持5.51万股(套现约201.77万元含税);2024年6月26日减持10.75万股,套现约150.24万元。2024年6月3日,何天奎、李进、吕科霖三人同步公告减持计划(合计拟减持约48.41万股)。
近日,对于千禾味业今年分红金额是否会对公司现金流造成影响以及董事长伍超群多次减持公司股票等问题,记者对该公司官方邮箱发送了邮件广东股票配资开户,截至发稿,该公司尚未回复。
量盈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